1990年,老汉因儿子参军落选,到部队指着烈士名单:上面有我名字

yabo888.vip.com
栏目分类
你的位置:yabo888.vip.com > 新闻动态 > 1990年,老汉因儿子参军落选,到部队指着烈士名单:上面有我名字
1990年,老汉因儿子参军落选,到部队指着烈士名单:上面有我名字
发布日期:2025-05-22 08:21    点击次数:127

好男儿当兵去,参军从古至今一直都是热血男儿的理想。但是军队招收新兵也有自己严格的条件,在战争年代的条件相对宽松,可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征兵条件更加的严格和规范了,因此也导致一些人与军队无缘。

1990年,又到了一年一度部队征兵的时候,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的一个年轻人第三次报名参军,结果还是被刷下来了。年轻人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家里,年过六旬的老父亲一看儿子的神情就知道这次又没通过征兵的审核。参军不仅是儿子的梦想,也是父亲一直以来的心愿。

看到儿子难过的神情,一向低调的父亲竟然说:“我去找部队首长,一定让你去参军”。家里人都以为父亲是在说玩笑话,部队首长怎么可能见他。

可老人神情坚定,第二天就真的去了部队。见到部队首长之后,老人直接指着《谁是最可爱的人》上的烈士名单,说上面有他的名字。

烈士死而复生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魏巍是一名战地记者,也跟随志愿军来到了朝鲜。松骨峰一战打得十分惨烈,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的160名战士最后幸存得不到10人。

魏巍看到松骨峰遍地的尸首,被3连战士视死如归、血战到底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因此写了著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课文后来还被编入了语文教材,教育和感动了无数的人,课文中还附上了3连牺牲烈士的名单。

这位因为儿子参军入伍被刷而去部队找首长的六旬老人叫李玉安,他拿出这篇课文,指着烈士名单说,“上面有我的名字”。

李玉安这句话一出,就引起了部队首长的重视,可是既然是烈士名单上的人,为什么没有牺牲呢?既然没有牺牲,这么多年为什么都没有找组织,为什么现在突然出现了呢?

李玉安老人也看出了众人的疑惑,他先是拿出了自己的残疾军人证,又讲述了自己的参军经历,以及松骨峰阻击战的详细经过。组织很快就核实了,李玉安老人所说的全部都是事实,他就是那份牺牲人员名单上的“烈士”。

李玉安是河南人,出生于1924年,从小家中生活就很艰难,靠着吃糠咽菜李玉安长到了16岁。为了改变生活,李玉安来到了黑龙江巴彦县打工,虽然他又勤快又能吃苦,可是乱世之下终究生活的不容易。李玉安也没有读过书,他唯一能想到的出路就是去当兵。

1946年,李玉安遇到了部队征兵,他就报名参军,之后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此时解放战争已经打响了,李玉安是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新兵,打仗的时候总是不怕牺牲,冲在前面,四平战役、辽西战役、平津战役,还有渡江战役,李玉安都参加了,因为表现出众,还被提拔为副班长。

誓死守卫阵地

1950年10月,毛主席决定成立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出兵朝鲜,李玉安所在的38军是第一批入朝作战的部队。虽然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武器装备和后勤补给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可是志愿军还是靠着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战略战术,接连打赢了几场大的战役。

松骨峰阻击战是志愿军与联合国军之间第二次大规模战役中的一小部分,负责坚守松骨峰阵地北侧无名高地的就是3连。为了占据主动权,3连星夜行军,在刚占领阵地之后,就遇到了美国的一个师,随即战斗立刻打响。

美军的坦克和大炮轮番轰炸阵地,3连坚守的阵地成了一片火海。轰炸结束之后,步兵紧接着冲锋,这是美国惯用的套路。面对人数数倍于自己的敌人,3连战士个个视死如归,甚至有人拿着手榴弹冲向敌人,与敌人同归于尽。

8个小时的血战,敌人发起了数次的冲锋,3连的战士毫不畏惧,160人打到最后只剩下6人,歼灭敌人600余人,成功地守住了阵地。

等到支援的部队抵达后,看到松骨峰战场上横尸遍野,血流成河,人人都为这支英雄的连队感动骄傲和自豪,战地记者魏巍为此专门写了一篇文章。

子弹打光之后,李玉安也抱着必死的决心准备与敌人展开肉搏,就在他拿着刺刀冲向敌人的时候,他不幸中弹了。不知道昏迷了多久,李玉安醒来的时候阵地上弥漫着硝烟和血腥味儿,由于阵地上的尸体太多了,所以奄奄一息的他没有被发现。

转业不提过往

李玉安挣扎着爬出死人堆,恰好遇见了一个朝鲜兵路过,将他送到了医院救治。经过几个小时的手术抢救,李玉安体内的子弹终于被取出来了,虽然没有性命之忧,可是战地医院的医疗条件有限,李玉安的伤口恢复得很慢,还数次陷入了昏迷。

由于伤势太重,1951年李玉安被送回了国内治疗,之后又接受了几次手术。虽然身体恢复了,可是李玉安却落下了残疾,再也不能参军打仗了,于是在1952年,李玉安转业了,被安排在镇上的粮库工作。

魏巍当时不知道李玉安的这段经历,于是在写文章的时候,就将他的名字也写在了烈士名单上。

退休之后,李玉安又继续务农,毕竟家里的开支太大了,他工作的时候工资也不高,退休金更是少之又少。其实根据李玉安的经历和战功,他完全可以向当地政府申请一些补助,但是李玉安对于自己的往往经历却从来不提。

李玉安没有读过书,识字不多,可是他后来竟然在女儿语文课本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为了确定课本上的人是不是自己,他就让女儿把课文读给他听,听完之后李玉安老人的心里就清楚了,他就是烈士名单上的人。

但是李玉安没有向任何人提起此事,而是默默地把那一页课文撕下来,自己藏了起来。

如果不是儿子参军入伍被刷,李玉安老人的秘密就不会被发现。为了让儿子像自己一样穿上军装,年过六旬的李玉安找到了部队,并且指着烈士名单说:“上面有我的名字”。

经过核查很快就确定了李玉安的身份,组织考虑到他的特殊经历和殷切希望,也破格让他的儿子参军入伍了。

小结:

曾经《谁是最可爱的人》被移出了语文教材,理由是关于战争场面的描写太血腥了。这是何其可笑的一个理由,真实的战争就是血淋淋的,如果青少年连课本上关于战争的描写都接受不了,那么长大以后又如何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1990年,因为儿子参军入伍被刷,一位年过六旬的老汉到部队指着烈士名单说:“上面有我的名字”。

这位隐藏身份多年的老人就是当年参加过松骨峰阻击战的志愿军战士,他不愿意提及往事,就是因为战争太惨烈,他不愿意回忆战友一个个倒下的那一幕。这才是真实的战场,充斥着杀戮和流血牺牲!



上一篇:寻因生物SeekOne® DD 单细胞 ATAC + RNA多组学正式上市发布,解锁生命科学探索的新篇章
下一篇: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放松汽车关税政策 巴基斯坦警告印度可能即将发动军事打击 | 环球市场

Powered by yabo888.vip.com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