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其中如何“拿罐头换飞机”的?
牟其中“拿罐头换飞机”的过程充满了商业智慧和冒险精神,以下是详细的过程解析:
一、背景与契机
苏联解体前夕:苏联国内经济陷入困境,轻工业产品严重短缺,民众生活必需品匮乏。 四川航空公司需求:四川航空公司急需购买飞机以扩大业务规模。 牟其中的商业嗅觉:牟其中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商机,决定利用苏联对轻工业产品的需求,通过以货易货的方式获取飞机。 二、筹备与策略 筹集货物:牟其中组织了大量罐头、皮衣等轻工业产品,这些产品正是苏联当时急需的。 寻找合作方:他找到了四川航空公司,并成功说服其同意以这些轻工业产品作为支付手段购买飞机。同时,由于民营企业没有购买飞机的资格,牟其中要求川航委托他负责采购飞机,并从莫斯科发货。 签订合同:牟其中找到一家有外贸经营许可的公司,以该公司的名义与苏联签订出口合同。合同中还规定双方都互相派出工作组进行监督,确保货物按时发货。 三、实施与交付 首批货物:牟其中首先发运了一批暖瓶胆作为首批货物,这些货物不仅采购价便宜,而且体积大,给人以货物充足的印象。 抵押贷款:在苏联飞机抵达后,牟其中迅速携带相关资质与合同前往银行申请抵押贷款,用这些贷款向全国供应商支付货款,并安排后续货物的发货。 货物交付: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和协调,牟其中成功地将所有货物交付给苏联,并顺利接收了四架飞机。 四、成果与影响 赚取巨额利润:根据当时的评估报告,牟其中通过这笔交易赚取了约1.6亿的利润。 商业传奇:这一事件成为了中国商界的一段佳话,牟其中也因此被誉为“罐头换飞机”的传奇人物。综上所述,牟其中“拿罐头换飞机”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商业智慧和冒险精神的经典案例。他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巧妙的策略和坚定的执行力,成功地将看似不可能的交易变为现实,并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发布于:广东省